商用車企建言:提效率 降費用
日期:2011-04-08 瀏覽:682次
自2011年2月25日交通部在其網站上發布《關于進一步做好道路運輸車輛燃料消耗量檢測和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從2011年3月1日起《道路運輸車輛燃料消耗量過渡期車型表》廢止,嚴格執行《道路運輸車輛燃料消耗量檢測和監督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以來,商用車企業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對此,《商用汽車新聞》記者特地采訪了部分卡、客車企業,了解企業對該政策實施過程中的意見和建議。
在《商用汽車新聞》記者的采訪過程中,企業對該《辦法》有一些意見和看法。主要表現在這樣幾個方面,一是檢測效率低下,申報車型難以及時進行試驗、發布;二是費用較高,尤其是多次檢測帶來的費用給企業造成了較大的負擔;三是多頭管理現象嚴重,這一多年存在的問題造成企業“疲于應付”的艱難境地。
某客車企業:達標車型應及時發布
某客車企業技術中心負責人表示,達標車型的及時發布,是他們在政策實施后的大希望。該負責人告訴《商用汽車新聞》記者,“原來交通部承諾,從車型的申報到確定合格車型只需要20個工作日,但實際上基本無法兌現。雖然我們知道檢測部門也很辛苦,它們都要加班加點地工作,但我們還是希望能夠將上報的車型及時公布出來,以免打亂企業產銷計劃。”
《商用汽車新聞》記者查閱了《辦法》,其第十七條寫道:“節能中心應當依據第十五條的規定,自收到車輛生產企業的材料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完成對相關車型的技術審查?!睂嶋H上,據《商用汽車新聞》記者了解,達標車型的公布遠遠遲于交通部承諾的時間,這確實影響了企業的銷售,造成了較大的損失。
該負責人還表示:“檢測中心、試驗場人手較少,很多以前申報的老車型需要補做,都是導致檢測效率無法有效提高、達標車型難以及時公布的原因。政策的變更對達標車型公布的及時性影響更大,尤其是交通部按照新發布的政策來要求以前申報的老車型。企業往往是剛做完檢測,又要再應付新的檢測項目。這就造成了申報檢測的混亂,讓企業手足無措,不僅導致車型檢測及發布的滯后,更直接影響了企業的銷量?!?BR>
比如交通部汽車運輸節能技術服務中心于2011年1月21日發布的《道路運輸車輛燃料消耗量達標車型變更和視同判定方法(試行)》(以下簡稱《方法》)在具體實施時就出現了問題。以該企業為例,在2010年底該企業申報了一批車型,與之前申報的略有不同,當時相關部門表示可以按照視同原則處理。然而,當《方法》發布后,之前商定的視同條件不再有效,要求該企業按照新《方法》重新申報,給企業造成了很大的負擔。該企業專門負責檢測申報工作的李先生這樣告訴《商用汽車新聞》記者:“為了應付新的政策,我們重新準備材料進行檢測,就要使企業多支出300萬元以上的費用。其實這些錢都是小事,主要是無法及時得到檢測報告?!?BR>
據李先生透露,目前仍有很多企業的相關負責人一直在交通部反映車輛檢測過程中遇到的種種問題。
蘇州金龍:檢測支出費用太高
蘇州金龍相關人士向《商用汽車新聞》記者表示,由于蘇州金龍在道路運輸車輛燃油消耗量申報檢測的過渡期就對此事比較重視,著手早、準備充分,其主銷車型基本上都已經申報檢測完畢。因此,政策實施后雖然對于銷量略有影響,但影響不大?!耙郧按_實有所影響,但現在的影響小多了?!痹撊耸扛嬖V《商用汽車新聞》記者。當被問及對《辦法》的看法時,該負責人表示,企業現在只能以平靜的心態去面對申報檢測工作。“政策的出發點我們可以理解,作為企業還是想主動地去適應政策執行,但用于檢測的費用是死的,對企業來說有負擔?!?BR>
蘇州金龍負責油耗量申報與檢測的姚先生告訴《商用汽車新聞》記者,費用支出大是企業在檢測過程中遇到的一個重要問題?!懊總€不同型號的發動機都要進行試驗,本來發動機就很多,再加上每個底盤可以匹配多個不同型號的發動機,這樣一來,不同的配置都要進行檢測,數量多,導致費用太大。檢測的周期也很長,企業從準備好資料發到交通部,從審核到試驗,再到后出報告、車型公示,速度特別慢,耗時很長。”
在采訪中,姚先生還表示,燃料消耗量的檢測不僅僅影響到了企業的銷量,還使企業在招投標過程中頗有壓力?!坝捎跈z測較慢,很多車型無法順利辦理道路運輸證,不能滿足招投標需求。所以雖然現在感覺負擔重,但我們已經顧不上費用的高低了,只求盡快把市場需要的車型在短的時間內完成檢測,避免產生其他負面影響。”姚先生說。
北奔重汽:多次檢測有違節能減排
北奔重汽銷售公司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商用汽車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企業尚處于應付差事的階段,雖然檢測部門執行效率低,速度也比較慢,但企業只能靜靜等待,沒有其他辦法。在這個檢測過程中,由于輪胎和變速器等部件的變動帶來的多次檢測尤其不合理。因為在多次檢測的過程中會排出很多有害氣體,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一個新的污染源,這就違背了制定《辦法》時所確立的為減少能源消耗、提倡節能減排的初衷了?!?BR>
對此,該負責人認為,只要作為汽車核心部件的發動機達到標準,就應該按照視同車型予以通過。這樣既減輕了政府部門的工作壓力,簡化了操作流程,提高了檢測效率,加快達標車型的審批、公示及發布,也方便了企業,更能減少在檢測過程中尾氣的排放,將可能造成的污染盡量降低。
陜西重汽:法規應更符合實際
自從《辦法》實施以來,陜西重汽申報并通過達標的車型約有70個。由于企業上報得較早,達標車型公布及時,因此并未受到政策太大的沖擊,銷量也基本穩定。
對于《辦法》的嚴格執行,陜西重汽銷售公司總經理助理劉科強向《商用汽車新聞》記者透露,由于《辦法》脫離了中國商用車發展的現狀,因此在實施過程中遇到了很多的問題,企業也無所適從?!霸谀茉磫栴}突出的大環境下,政策本身的出發點是好的,也是對的,但由于交通運輸部在管理上的漏洞使得標準制定非常不專業,可以看出制定者不了解這個行業,這讓企業難以招架?!?BR>
劉科強舉了一個例子:“關于視同車型的條件就不是很合理,僅陜西重汽在重卡這一塊就有幾百種車型及配置,其實我們的車型還是比較少的,其他大型企業的處境更加艱難,它們的車型更多,如果把所有車型都檢測完畢,企業在費用和管理方面的負擔太重了。”
同時劉科強還向《商用汽車新聞》記者表示,重卡不同于其他車型,本身包括的車型就較多,因此應根據這一實際情況制定出針對重卡行業及車型的檢測標準,更好地體現出政府的服務職能,為企業造福。
華菱重卡: 銷售受影響很大
《商用汽車新聞》記者發現,相比其他重卡企業,華菱重卡在前8批達標車型中一個也沒有。為何華菱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對此,《商用汽車新聞》記者采訪了華菱重卡營銷公司總工程師朱云兵。
朱云兵解釋說,由于過渡期無法確定申報車型的視同性,企業擔心會做“無用功”,所以前8批沒有申報車型數據。當被問及對《辦法》實施有什么意見及看法時,朱云兵表示:“目前來看,交通部要把現有車型全部檢測完需要很多年,這一點就很不現實,說明當初在制定政策時根本沒有考慮清楚。就目前的情況來說,交通部的檢測效率與企業需求還有比較大的差距。這樣一來,廠家受的影響就比較大,特別是在銷售方面?!?BR>
另外,目前檢測環節暴露出的問題也讓一些企業感到不解。朱云兵說:“多頭管理下實施的檢測不利于行業的發展。這種檢測只針對燃料消耗量這一硬性指標,并不能促使企業在技術等領域得到改進和提升?!?